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古代书法鉴定之我见
对于书法的鉴定,除了书籍、诗文、书札等方面内容,还包括绘画上的题跋、落款等,都需要用鉴定书法的标准来给其断代并确定作者。当然,除了前面提到的书写方式、书风字体的演变外,诗文的押韵、词汇的运用,书札的表达方式、措辞、避讳字等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张葱玉先生在《怎样鉴定书画》中就举过陆机《平复帖》的例子。他指出,就书札来说,《平复帖》的措辞语气,在明朝人的信中是绝不会有的。而从行款格式看,自晋唐到明清也有很大的变化,连称呼都有很大的差异。接下来,笔者将以部分书札为例,直观地了解各朝代书写的行款格式。(下多图)
图十六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字体为章草,有“法帖始祖”称号)(起首无称谓,而直接书以正文)
东晋王珣《伯远帖》(行书,字距行距疏密有致,起首增加称谓:“珣顿首拜之。······”)
北宋范仲淹《远行贴》(到了北宋,书札的语气,称呼和格式都发生了变化。起首处书有:“仲淹再拜(仲淹二字字体较小)······”结尾在以“淹再拜”,后另起一行,书“景山学士四哥座前”并日期。)
南宋陆游《长夏帖》(格式与北宋相较,前后措辞和格式基本一致:“游(小字)顿首再拜上覆”,结尾处亦是另起一行书结束语并日期。落款风格与北宋稍有不同。)
以上笔者只是做了一些很浅显的分析对比,并不能深析书法鉴定之要领,须翻阅大量书札,找其行文规律。同时,除了行文格式还要细读文字内容,辨识诗文的押韵,文中措辞、避讳字、异体字等等都要符合时代特征,这就需要鉴定者具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和传统文化底蕴,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在中国当代鉴定大家中,启功先生在这方面堪称翘楚。他在古代文学、经学、史学、古典文学、哲学、宗教诸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且熟谙典章制度、礼仪民俗等等,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鉴定成就。
古代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除了时代风格外,另外最为重要的当属艺术家的个人风格。需要鉴定者反复研读古代书画史论著,了解书画家的生平小传,浏览其大量的公认为真迹的作品,并将他的师承关系、笔法特点、用笔用墨的习惯、创作发展过程等等都要进行细致地了解。当然,对于长寿或多产的书画家,还应将其分为早、中、晚期分别比较,以确定其书法发展变化的规律。整理并掌握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对书画的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华清艺汇古代书画研究班学员:杨淅羽
参考书目:
1、张珩《怎样鉴定书画》
2、徐邦达《古书画古书画过眼要录》
3、谢稚柳《中国书画鉴定》
4、《中国法书全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书法 鉴定 书写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