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如何对待文化传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明确的。有些人往往错误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决裂”的论述。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与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指的是与传统所有制(私有制)相一致的观念,即私有观念的决裂,而不是与传统文化的决裂。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就充分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列宁在《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青年团的任务》《论无产阶级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都指出了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在文化自信中,我们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继承文化传统问题上,我们决不要忘记两个传统。一个是不能忘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同样也不能忘记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以鲜血和生命创造的革命传统。革命传统,就是红色文化的传统。中国革命传统中就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成果在新的形式中的延伸和再创造。我们从无数革命先烈身上可以看到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正是由于新的革命传统的承继,中国传统文化才没有发生像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那样的传统文化的中断和没落。
我们正是在继续发扬上述两个传统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如果抛弃两个传统,数典忘祖,或忘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就无法理解社会主义时期先进人物的出现,无法理解在改革开放时期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完全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相结合的当代表现。可以说,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在上述两个传统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我们应该继续在继承两个传统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陈先达 文化自信 传统 当代 文化大国 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