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纽约新发现毛泽东等抗战亲笔信
深秋的一天,为了钩稽一段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翻译家的旧事,我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书及手稿库查询资料。埋首故纸堆搜求时,突感如一束闪电殛射般震撼:我不期而然地发现了一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袖抗战时期寄到美国来的亲笔书信原件。
发现这批珍贵史料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书及手稿库所在地。
宋庆龄在国外赠延安救护车前留影
在哥伦比亚大学被发现的这批抗战书信,时间跨度达7年。
除此之外,同时还发现有抗战时期大量宋庆龄、斯诺夫妇、路易·艾黎、宋子文和其他当时赫赫有名并活跃于中国政坛和国际间人物的书信及往还的原始文件,共180余箱资料。
看着这些斑驳发黄、有的甚至纸页一碰就掉渣的文件,一下子把我拽入了近80年前中国那烽火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
仅大略浏览,就使我异常震惊:这批寄往美、英的抗战信件其写作历时七年多,差不多横跨了抗战的全部岁月。而它们的发信地点也各有不同。除毛泽东朱德两封发自延安以外,周恩来信发自汉口,董必武信发自重庆。而宋庆龄的信件则发自香港、广州、内地和海外各地不等。
它们静静地躺在这儿,近80年间几乎从未被触动过。
为什么这些珍贵书信和中共党史第一手原始资料会来到远隔万水千山的美国?又为什么它们会被送到哥伦比亚大学?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为什么要给美国写信,他们这些信件是寄给谁、为什么寄,又为着什么样的目的而写呢?当时,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这些领袖人物要写这些信、寄出后的结果如何……这些都是那个瞬间涌进我脑海的问题。
几个月来,通过大量原始资料的阅读、信息搜寻和查证文献,我努力还原历史,试图从错综复杂的史实中爬梳脉络、去芜存菁;结合大部分当事人的背景资料从纵横两个坐标切入事件和背景,算是基本还原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秘辛。
毛泽东、周恩来、李富春为什么要写信?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信件的原始内容。这批信件中,最早映入我眼帘的是周恩来的信,因为那上面“诺尔曼·白求恩”这几个字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这是从我童年时在中国就人人皆知的名字啊!
“朋友们:
如我们几星期前写信所告知,诺尔曼·白求恩医生从五台山地区给我们发来了无线电报,他和另一位志愿为我军做医务工作的外国医生理查德·布朗先生已经抵达那个地区。白求恩医生告知,在过去几个月里,他跟布朗医生一起已经在那儿施行了110多例手术。白求恩医生请求贵处能汇给他们一千美元为那个地区的医疗和手术器械所用。他请求将这笔款项寄到延安的马医生那儿。
我们多么希望能向贵处报告你处通知我们的那14箱医疗手术器材已经来到了延安并被输送到了五台山地区!这14箱器材是红十字医疗救援委员会送给陕北战地医院的,有足够配备300到500张战地医院床位的手术设备和相应的医疗器械、敷料等。那样的话,白求恩和布朗医生的手术设备问题就会解决了。而此刻,我们将寻求其他办法来解决如何替代这14箱设备的问题。我们盼望能够尽快获得这些设备来解决五台山地区的亟需。
至于上面提到的一千美元,八路军的设备和资金接收处是香港的保卫中国同盟。马医生是延安的一个外国医生。您不能寄钱给他,因为这不是他真正的名字。我们在书信上、电报上和金钱收据上也不能写上他真正的名字。同时,我们也认为将金钱寄给个人是不恰当的。因此,请将贵处能支持白求恩医生的款项寄给我们的香港办公室,它会被用于我们五台山根据地的工作。
您的真诚的,周恩来,八路军代表”
此信写于1938年8月4日,从八路军汉口办事处寄出。收信人是“美国援华委员会、美国和平民主同盟(前身是美国反战和反法西斯同盟)”
紧接着,是毛泽东的信:
“亲爱的先生们:
史沫特莱女士通知八路军医疗服务处,七月份有一笔给八路军前线战地医院数目为650美元的款项被付与了汉口市美国纽约花旗银行。八路军医疗服务处已知悉此事并收讫此款项。
七月份的余下款项被兑换成了中国货币2571.43元,正式的收据已经寄去。
我们也已经寄去了关于战地医院的初步详细报告。此后,我们会按月寄去逐月的报告。
八路军医疗服务处深愿借此机会表达他们对即将得到的巨大支持之诚挚谢意,并希望今后这样的帮助能够持续下去。这谢意不仅仅是发自医疗部,而且也发自那些伤员和承受苦难和需要您处帮助的人们那里。
送上诚挚的问候。
毛泽东,李富春”
这封信是从延安寄出的,美国收信人和地址跟周恩来的信一样。寄出时间是8月20日,比周恩来信晚十六天,可谓前后契合。显然,这两封信中间有呼应关系。
至于信中提到的人物和事件,由于其中主人公白求恩医生已成了后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此处我不必多赘。信中提到的八路军亟需却被截留的救死扶伤医疗器械,我随后会详谈。而信中提到的那位神秘的外国“马医生”就是后来闻名中国的美国人马海德。
从这里我们显而易见地可以看到,毛泽东的信跟周恩来谈的几乎是一回事,但内容却稍稍有别。读此我们不禁要问,当时正值抗战初期而且战争正处于最残酷的阶段,中共这两个核心的领袖人物为什么会万里迢迢写信给美国报告这些医疗器材和战地医院之类的事情呢?
如果回顾一下当时抗战的大背景,就不难得知为何会有这样两封信。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纽约 新发现 毛泽东 抗战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