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男子沙漠种树14年:希望将环保的种子种进更多人心里
一年年过去,赌城的梦想逐渐模糊,吴向荣在种树的路上越走越远。
十几年前,吴向荣在火车上邂逅了现在的妻子,来来回回的书信把这个陕北姑娘“骗”到了日本。没多久,他就回国治沙了。只有到了年底,忙完了一年的播种、管护、育苗、采种、冬灌,做好第二年的计划,他才能舒一口气,前往日本和家人短期团聚。
种到什么时候才满意呢?吴向荣觉得“没个头”。“还有更多技术可以开发,我们在不断尝试,也可能不断失败,这体现在造林上就有点儿麻烦,失败了,就要等下一年重新再来。”
在当地多数人眼里,种树是最原始也最土的差事。但现在每当介绍起自己,吴向荣都非要加上一句“就是个种树的”。
前几年,有几家公司先后向吴向荣抛出“橄榄枝”,劝他“多赚钱,直接捐助公益难道不比自己亲自种树力量大”,他没考虑几天,又接着拿起了铁锹继续之前的工作。“我不想等别人实施,我要自己真实地认识到我们为什么种树、怎么更好地种树。”
在搭档老王和很多其他人的眼中,植树锁边林的工作非吴向荣不可。“种树谁都能做,但这些想法和理论,除了他没第二个人说得出。”
有件小事一直印在吴向荣心里。种树第3年,项目区的沙拐枣刚刚长成树林,发现了一种专吃花果的虫子。为了让树存活,他们喷上了农药。
没想到,这里仅有的一只喜鹊却因此盯上了吴向荣。一天,喜鹊瞄准他办公室的玻璃窗死命地撞击,“嘭”一声倒在地上又“嗖”地飞起,来回反复直到彻底动弹不得。吴向荣盯着喜鹊的尸体看了很久,此后,项目区禁止使用农药。
在吴向荣团队不久前完成的植被调查报告里,这个项目区拥有的植物种类已达到120多种。曾经向他“寻仇”的喜鹊,有时一个傍晚就飞来几千只。他们还看到狐狸、獾猪、黄鼠狼、沙鸡,隼和鹰也在这片小绿洲上空飞翔。“最大公约数”绿洲,正在阿拉善的一角,缓缓延伸出去。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景烁 文稿编辑:蒋韡薇
编辑:梁霄
关键词:男子 沙漠 种树 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