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互联网殡葬平台路在何方? 有商家称想让人都死得起

2017年05月16日 16:5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在美国也有殡葬软件Willing和Ulmer。Willing 的客户通过生前自己立遗嘱、确立身后殡葬流程,Ulmer 也提供生前确定殡葬流程服务,另外还向亲友提供悼念、祭拜物品与平台。

而在中国,除了“彼岸”,也前前后后有不少殡葬品牌或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做经营。2014年初,通过墓地团购切入市场的殡葬电商“恩雪天使”,未上线便获得200万元融资,但两年后这家公司停止运营。

2016年,80后海归女孩张文创办了互联网生命礼仪公司“元舟生命”,广受媒体关注。“元舟生命”在上海殡葬一条街西宝兴路上,曾有一家风格简约的店,这个店里没有陈设任何殡葬用品,更像是一个喝茶聊天的休闲场所。张文的店是一空网001号认证商家。

张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对殡葬业一见钟情,很明确知道这就是我想要从事一辈子的行业。”但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张文已于去年离开了“元舟生命”。其在上海的门店也已经不存在。

北京义和祥殡葬服务公司负责人刘科认为,互联网并不是保险,并不是有了互联网就可以发展任何行业。目前,义和祥线上与线下的获客比例约为1∶1。刘科表示,殡葬行业“如果单纯依靠互联网的话,生存压力会非常大,会比较难。任何一个企业‘单机’的模式都是很难生存的。”

有这样一种职业,他们每天都见证世间的生死离别,经历生命逝去的伤感故事,他们就是殡葬礼仪师,伴随逝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山西省太原市永安殡仪馆,32岁的尧雯雯就是一名殡葬礼仪师,负责接待引导逝者家属进行丧葬活动,从业7年的时间里,缅怀送别超过5000名逝者的最后一刻。 武俊杰 摄

资料图:殡葬礼仪师正在工作。 武俊杰 摄

谈到盈利,义和祥并不依赖互联网盈利。“殡葬行业比较特殊,我们线下的盈利方式已经够了,之所以做线上,主要就是为了把这种透明公开的‘殡葬超市’的形式和理念告诉老百姓。”

“我们公司很多股东通过多年市场研究发现老百姓的痛点在于,消费完殡葬产品以后,觉得被坑了,上当受骗了,不清楚钱花在哪儿了?”

“殡葬超市”是在探索一种新的付费模式,“我们打破常规的小店形式,变成连锁的大型的殡葬超市。家属来到这,明码标价,有非常多的产品可以自主选择,后来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发现确实是给能够给很多人带来方便。”

打开义和祥的官方网站,骨灰盒、寿衣、一条龙套餐服务等殡葬商品根据不同的档次都有明码标价。

2015年,成都梵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苏有城曾参与了“殡葬+互联网”项目——“存在”。“存在”打算走O2O这条路子,在B2B2C(包括B2C和C2C 平台的商业模式)中,帮助B端殡葬公司进行转型,对策划师、礼仪师、入殓师等将当地整个行业中的零散资源进行整合。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苏有城,对于这个项目,他“基本就放弃了”。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互联网 殡葬 平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