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张贞慧:“我用所有报答爱”

2015年01月30日 10:23 | 作者:赵莹莹|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我用所有报答爱”

——记已故大连市慈善义工张贞慧

  不久前,大连市年龄最大的慈善义工张贞慧走了,上千市民纷纷赶到殡仪馆送她最后一程。纵观老人95年的人生履历,她省吃俭用累计捐款20余万元,用行动证明了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国家有需要,我的捐款就会继续。”

  单从大连希望工程捐款的明细单上看,张贞慧给人的感觉很“富有”:从1996年9月18日至今,19次捐款累计17万余元,先后帮助失学儿童388名。只有知道内情的人了解,每一次捐款都是张贞慧最大方的时候。

  “据我所知,独居的她只买几角钱的撮堆儿菜,两个月用1吨水。”在共青团大连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赵强看来,“捐款大户”张贞慧家里的经济情况甚至比不上困难户,“别人家条件再差至少还有椅子、柜子,张妈妈招呼我坐下喝水,连正经的茶几都没有”。

  他至今记得,张贞慧手握400元钱第一次站在他面前时,那一身俭朴的装扮竟让他误以为老人是来寻求帮助的。赵强也曾劝老人“吃好一点”,可每次张贞慧都用“别人比我需要”、“我自己够吃了”这样的话搪塞过去,照旧是“捡白菜帮子过冬”、“煮一餐饭吃一天”。

  除了第一时间要求捐助有需要的孩子,张贞慧还经常在希望工程办公室里找活干。如果赶上负责清点募捐箱里的零钱,她会把发现的残币一点点拼好,然后颤巍巍地多次往返银行。赵强回忆说,张贞慧总跟身边的人“炫耀”她长寿的秘诀——多做义工、多奉献。

  2003年,84岁的张贞慧正式成为大连市注册年龄最大的义工。也正是从那天起,她把退休后的日子全都“捐”给了志愿服务。92岁高龄时,老人还在和其他义工一起拾掇枯草、捡拾垃圾。2010年,张贞慧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5000小时。

  1986年第85期《辽宁师大校报》记载:“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张贞慧被前线战士流血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于是,她将自己工资的一半用来支援前线;1966年邢台地震,张贞慧为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困境,一次性捐款2000元。”

  大连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贞慧对社会和他人的无私奉献已成为一种习惯。抗洪救灾、希望工程、抗击非典……几十年来,老人的捐款行为从未中断。1998年她患结肠癌,尚在人世的老伴双目失明,两个人都需要调养身体。可是,她还是每月只留下三四百元的生活费,把余下的钱全都捐了。如今,老人一无牵挂地离开,简陋居室中堆积如山的报纸和奖状亦如从前,她是大连市义工中唯一的“终身成就金质奖”获得者。

  张贞慧对社会的慷慨捐赠不仅表现在生前,甚至延伸到了死后。几年前,老伴去世时她代老伴完成了捐献遗体的心愿,自己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张妈妈”临终时身上那件红棉袄,是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送的新年礼物。老人舍不得穿,一直压在箱底。

  “她不给别人添麻烦,从来只有无私的奉献。”在共青团大连市委书记赵宏的印象中,“张妈妈”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正舍己为人的“中国好人”。人虽然离开了,可她常说的那些话却犹在耳边:“旧社会我做过童工,年轻时身患肺结核,是慈善机构救了我;1950年我只身来到大连,身无分文,是党和政府给了我工作的机会……所以,我应该在有生之年,回报党和政府,多为社会作贡献……”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大连市年龄最大的慈善义工 捐款 贡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