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北京青基会启动“百万棵樟子松行动”
原标题:守住多伦沙地的一抹绿色
——北京青基会启动“百万棵樟子松行动”
高占山捧起草皮下的黄沙
3月28日,一场大风扬尘让北京市民再次面对了如今已经少见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提醒人们,治沙绿化依旧刻不容缓。
就在此前两天,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进一步改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生态环境,防止风沙对北京的侵袭,正式面向社会推出“多伦种棵树北
京少粒沙——百万棵樟子松行动”,计划在内蒙古多伦县捐赠种植100万棵樟子松。记者日前跟随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一行,走进多伦一探究竟。
多伦县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最南端,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到北京的空气质量。由于多伦位于内蒙古高原,比北京海拔高出1000多米,距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每逢大风天气,沙尘从高处倾泻而下。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多伦就像是“悬在北京人头顶上的一个大沙盆”。
早春时节的多伦空气中还略微带些寒意,沙地上的植被尚未染上春天的色彩。虽然沿途依旧一片枯黄,但头顶湛蓝的天空可谓是防沙治沙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单。从沙化面积3365平方公里的触目惊心,到现在沙地上草木复壮的来之不易,多伦已然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
“当年多伦县境内横亘三条大沙带,刮风的时候,漫天的沙子。村民经常早上起来出不了门,因为沙子已经把门都堵上了,要从窗户才能爬出去。哪个村被沙埋了,哪个村的人被风沙逼得搬迁了,在当时的多伦早已不是新闻。”多伦县林业局副局长俞海生介绍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多伦县土地沙化严重。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对京津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
2000年春季,几场沙尘暴侵袭北京,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多伦视察生态环境,并作出了“防风固沙,刻不容缓”的指示。
据介绍,2000年,多伦县的森林覆盖率为6.8%,经过十几年的治沙固沙、植树造林、退耕还林,2014年,这一数字增长到37%。
“当年‘沙中找绿’,如今‘绿中找沙’。一到夏天,到处绿意葱茏。”俞海生说,通过十余载的努力,全县林地面积从54万亩增加到了274万亩,项目区林草综合盖度由不足30%提高到85%以上。
提起这些年的变化,多伦诺尔镇沙布楞村村长高占山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2002年,尽管故土难离,高占山还是和全村人一同搬到了多伦诺尔镇新仓村,一方面是响应退耕还林,一方面苦于沙逼人退。
回忆起当年的景象,年近五旬的高占山仍心有余悸。“不夸张地说,那是张口一嘴沙、伸手沙一把。只要门没关严,沙子就往灶台上吹,掺进饭里是常有的事。村里人每天都要赶着马车或牛车,来回走上1小时,到1公里外的一处泉子拉水喝。”
让高占山感到高兴的是,现在村民们都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护林就和护家一样。“沙丘侵蚀良田,风沙湮没屋檐”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植被。“首先受益的就是我们老百姓。大自然青山秀水,咱村里人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多伦治沙的成绩,也离不开爱心公益组织和人士的努力。“前些年好多北京的爱心企业和个人都给多伦捐款,可以说现在多伦的变化有北京人的功劳。”多伦团县委的有关负责人说。2001年,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绿色希望工程———构筑京北绿色屏障世纪林”活动,在多伦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募集的捐款恢复植被一万余亩,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了力量。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继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刻不容缓。多伦的草地虽得以恢复,但生态仍十分脆弱。
“这几年雨水比较充沛,草的长势还不错,但草皮下只有薄薄一层土壤,只要遇到干旱或大规模放牧,这些草地马上又会变回沙地。只有植树才能彻底改变多伦的生态,彻底起到固沙的作用。”俞海生说。
多伦县作为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杨柴、沙蒿、黄柳等虽在短时间内锁住了浑善达克沙地内的沙粒,但只有大面积植树造林才是控制沙化继续蔓延唯一可行的途径。
记者随手拨开草丛,能看到草下都是沙子,往下挖20公分左右能感觉到湿润。“现在这种条件,种树容易扎下根,成活率很高。如果草场退化成了沙地,土壤容易被风刮走,植树前就必须再种黄柳网格沙障把沙子固定住,不仅人力物力投入要增大,树苗成活率也会降低。”俞海生坦言。
据考证,在多伦沙化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樟子松。因为樟子松抗旱、抗寒、抗风,同时这种树根系非常发达,能有效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同时,多伦县尚有充足的宜林沙地、光热同期,更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这使其成为锡林郭勒全盟中最适宜发展林业的地区之一。
“多伦风沙不止,北京就难保碧水蓝天。多伦生态系统得不到稳固发展,沙尘暴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谦告诉记者。
北京青基会此次启动的“多伦种棵树,北京少粒沙——百万棵樟子松行动”,将以每棵树15元的标准,在现场捐款、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等传统捐赠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微公益”筹资。
“在京津的北面筑牢一座绿色长城,这是我们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力争5年之内完成在多伦种植100万棵樟子松的目标,让昔日满目疮痍的多伦‘大沙盆’成为京津的‘后花园’。”王谦说。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多伦沙地 北京青基会 “百万棵樟子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