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国企重管理外企喜环保民企爱慈善

2015年08月04日 17:46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2014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不同类型企业履责各有侧重——国企重管理外企喜环保民企爱慈善

  7月25日,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京举行,该活动由南方周末主办,围绕“构建责任共识”的主题进行讨论,并向在2014-2015年度社会责任领域贡献突出的个人致敬,对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表现优秀的企业及责任案例进行表彰鼓励。

  本次年会发布了《2014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其中包含“企业责任榜”的名单以及对上榜企业开展的调研成果。此外,《蓝皮书》还添加了《2014-2015年度中国CSR舆情报告》(简称《舆情报告》)及《2015中国企业志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简称《发展报告》)。这些调研成果从各个维度展示了当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规律,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企业成长态势越好

  CSR(企业社会责任)投入就越大

  《蓝皮书》指出,一些规模相对不大,但成长性较高的企业排名有所提高。

  在国有企业榜单中,格力电器、保利地产等企业的排名大幅上升,虽然从经营规模上来看,这些企业比起很多大型的央企仍有较大的差距,但其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4个成长性指标均显著高于国有企业的平均水平。

  外企企业榜单中,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排名大幅度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区业务的增长,各项因素叠加,使该企业的成长性指标表现良好。

  从企业排名变化还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趋势。上榜企业中,国有企业营业收入经加权调整后的平均增长率为10.8%,外资企业为13.1%,民营企业则高达16.9%,同时,国有企业净利润增长率也低于民营企业,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活力高的特点。

  在社会责任管理指标上,国有企业要优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超过80%的上榜国有企业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团队,同时对社会责任管理团队有明确的目标考核。而外资企业这一比例低于60%,民营企业只有20%左右。说明民营企业尽管近年来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但其整体社会责任的履行仍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没有固定的社会责任管理团队,也没有从企业的战略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

  外资企业环保突出

  民营企业慈善投入较大

  在环保方面,外资企业的表现较为理想,有61%的上榜外资企业接受环境影响的第三方评估,76%的上榜外资企业对供应商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100%的上榜外资企业制定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并完成。

  国有企业这3项指标的实现比例分别为55%、41%和100%。而民营企业的表现则难如人意。只有8%的上榜民营企业接受环境影响的第三方评估,9%的上榜民营企业对供应商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29%的上榜民营企业制定了节能减排目标并完成。

  “可见民营企业在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预防机制建设上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在未来可能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持续发展的障碍。”《蓝皮书》指出。

  在社会指标方面,上榜国有企业2013年的平均慈善捐赠金额略有上升,达到1118万元,高于2012年的1057万元。而上榜民营企业的平均慈善捐赠金额则从1454万元下降到1429万元,但仍高于国有企业。如果考虑到民营企业的平均规模,则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在慈善捐赠方面要明显优于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的平均慈善捐赠金额从561万元大幅下滑至434万元,显示出外资企业在中国社会公益事业投入方面缺乏持续性。

  热点CSR事件达620件“冰桶挑战”系公益最热

  《舆情报告》指出,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期间,共有620件传播覆盖面在全国范围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舆情事件。舆情涉及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企业、对中国用户和市场产生影响力的合资或外资企业。

  过去1年内,最受网络舆论场关注的CSR事件是经济责任事件,其次是社区参与及公益责任事件、信息披露责任事件。

  其中,社区参与及公益责任热点事件达130件。引起公众关注的主要是鲁甸地震、冰桶挑战、助学、儿童等方面的事件。

  据瓷娃娃罕见病关怀中心的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8月30日零点,“冰桶挑战”专项捐赠金额总计为人民币814万余元,捐赠意向为“支持包括ALS在内的罕见病群体”的捐款金额为人民币557万余元。除了大公司、企业家的参与,许多地方性企业或小微企业家们也纷纷参与。

  信息披露责任热点事件达到124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成为公众关注热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透露,2014年度共有1007家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平均篇幅由2013年的31.8页增至34.5页。

  其中,北上广地区的CSR报告发布最多,共计404份;国有企业发布报告积极性依然强劲,共计608份,共有758家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上市公司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力军”。

  企业志愿服务发展强劲中外企业有差异

  据民政部数据,2014年全年有1095.9万人次在社会服务领域提供了2711.1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其中,企业志愿服务占据一定的比例。

  《发展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志愿服务。在2014年,中国企业39.8%的员工曾参加过所在公司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而在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32.6%。

  “两年内增加了近7.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的组织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从企业层面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报告》指出。

  那么,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有什么特点?《发展报告》分析得出,一线城市的企业员工更愿意做志愿者,越是“小鲜肉”员工越愿意做志愿者,学历越高的员工越愿意做志愿者,女性员工更乐于奉献。

  从企业类型来看,外企组织志愿服务最给力,员工参与积极性也最高。

  此外,不同行业志愿服务参与度差距大,金融行业的企业员工参与度达到26.1%,而金属行业只有0.5%。

  企业志愿服务做什么?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志愿服务投入领域有很大的不同。从《发展报告》透露的数据来看,本土企业更倾向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助残、扶贫、灾难援助和助老,而国外企业更偏重于环保、教育和社区服务。

  企业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没有时间”、“服务地点不合适”成最大问题;二是企业的志愿服务先行制度与员工期待有差异;三是多数企业的志愿服务工作并无专人负责;四是“哪里有好项目”仍是最大难题。

  为此,《发展报告》给出3条建议:建立志愿服务带薪假制度和提供志愿服务培训;员工从事志愿服务,企业激励仍是关键;采取“外包”形式与第三方合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企业 志愿 责任 服务 环保 民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