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北京东城区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2016年01月07日 15: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大会发言实录]俞渝:推动东城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60107俞渝大会发言张传东摄 (14)_副本

俞渝作大会发言 张传东摄


中央“十三五”规划明确,国家将大力实施 “互联网+”行动计划,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能耗、无污染的鲜明特点和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转型、可持续的独特作用。我们正处于“互联网+”的时代。这场技术革命带来了很多重大的颠覆性的变革,并且已经渗透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产业发展的各方面,日益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文化产业形态升级中蓄势待发的催化剂。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文化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一定不能重复过去的老路,一定要走新路,这个新起点在哪里?当当网16年实践告诉我们:

1. 要差异化、先强后大。有人说电商都被前三家垄断了,不是这样的,做好细分市场总会有机会。我们在上市前,总共亏了4000万美金,但上市的时候达到20亿美金的市值,这源于我们把自己在细分市场做强了,做成了第一。现在很多大公司动不动进入一个领域就拿钱砸,是非常抑制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企业就应该专注自己的领域做深做透,做自己懂的事,不迷信资本,我们通过细分市场创造了需求。北京最大的王府井书店在售图书也就20多万品种,实体书店别说放不下80万种书,就算装的下,读者也根本找不到自己所需要,而通过当当自主开发的中文图书网络搜索可以实现,读者搜某一个商品,底下的评论出来了,评论的评论也出来的,我们还正在改进向谷歌学习,按人的兴趣分组。

同时,通过大数据运算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盲目性。五年前,中国最大的出版集团之一向我诉苦,《邓英淘文集》估计可以卖2000册,但要卖8个月,新华书店还要退货40%。我们通过大数据计算,发现有潜在购买可能的读者有18万,通过对他们的个性化推荐,结果1个半月卖出了两万五千册。

2. 上下游产业链要实现多赢。传统商业中,商品的销售价格与成本相差很多倍,原因是生产盲目性导致的积压要转嫁给消费者。我们不是等上游企业积压再贱买,而是让他们零积压,实现双赢。比如,通过预测、预定、预售,让出版社实现零库存,我们对韩庚的书珍藏版只印5万册,1小时预定完毕,然后再开机生产,3天印装完毕,4天到达消费者手里,零积压,当然可以把利益让给读者。

同样的,通过读书APP创造的阅读场景,我们能清晰地知道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据此决定书的印量、改编成影视剧的可能性,从而减少盲目性。今年1月份我们改了数字阅读体验,可以做标签、可以分享,结果发现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登陆从去年每天四次提高到八次,翻了一倍,人均阅读时长居然能从每天20分钟变成60分钟,这已经不是低端的碎片阅读了。

3. 社交化和共享经济。大家听说过社交化电商、以书会友。当当每天产生的书评大概有十万条。读者翻一本书的时候,大数据会显示还有谁正在看过、买过这本书,你想跟他聊聊吗?六年前,《杜拉拉升职记》最初在网上连载时,在当当社区、百度贴吧引发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作者是一家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写了职场上的这些事。我们觉得这本书出版后一定大受欢迎。果然,这本书销售了200万册,可以算是超级畅销书了,光对这一本书的评论就超过一百万条。

共享经济的含义就是当需求量上去,成本不增加,或者成本下降,中间这一块就可以让大家免费使用。图书的共享经济是什么?数字书格式不需要成本,我们在出版行业一直在推动向读者提供数字书的免费阅读章节,我去美国最大书店他们有一个研究,一个读者进到书店,每多停留十分钟,就有多买一本的可能。我说服了三分之一的作家和出版社同意给读者一段时间的免费试读,超过时间读者还想读请交费,不交费自动消失。读者通过免费试读挑到感兴趣的书,这就是共享经济。

建议:

电商引领的“互联网+”思维正在加速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步伐,释放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加速成长、转型升级的原动力,也是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动力源。

东城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东城区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但在全市经济普遍下行的压力下,东城区文化产业也受部分企业业务量减少、贷款增加、生产要素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文化产业收入与利润总额的增速也出现大幅放缓。

在推动东城文化产业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需要政府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加大对中小微及创新型文化企业的扶持,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高效流动。目前,很多创新型文化企业都面临着短期投资与获得收入的压力,东城办公房租等要素资源稀缺且成本过高,限制了文化企业在东城的发展。

1. 出台政策帮助文化企业做强做优。政府除了要简政放权、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与审批外,更要加大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与资金扶持,出台有利于文化内容创意、文化创意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体书店升级等互联网文化领域的减税政策。

2. 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大对成长性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文化项目扶持力度。对实体书店的补贴希望能对网上书店一视同仁。

3. 扶持文化领军企业。依托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推动“互联网+”与东城民俗文化产品、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书店、图书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激发创新,繁荣文化市场。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北京市东城区政协 东城区政协 十三届五次会议 大会发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