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北京东城区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2016年01月07日 15: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大会发言实录]张玉玲:期待国民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160107张玉玲大会发言张传东摄 (7)_副本

张玉玲作大会发言 张传东摄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国民消费指数逐年增长,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消费也在由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2014年,东城区人均文化消费3950元,比上年增长5.1%。但与东城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相比,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仍不高,文化产品尚不能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 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受传统文化观念及住房、养老、医疗以及教育等方面消费压力的影响,普通居民逐渐形成了以物质生活为主、实用主义、较为保守的消费理念和习惯。调研表明,约一半以上的被访居民从未参加演出、参观展览、文化素质培训等活动,即使参加过,也以每年1次者居多。发展型文化消费明显不足。而政府长期担任着文化事业发展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多重身份,使得老百姓成了文化活动的旁观者。

2. 文化资源分散、文化设施分布不均。我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部分呈分散存在,尚未得到合理的整合、统筹和开发。区内虽然云集了很多力量强、规模大、层次高的全国各文化团体与设施,但受体制、行政管辖、运作方式等方面制约,相当一部分文化团体与设施的辐射面小,文化影响力低,开发、引领文化消费能力差,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制约了消费者的文化消费。

3. 文化消费导向缺乏有效引领。文化消费的繁荣既取决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也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近年来,艺术品逐渐进入人们收藏和投资的视野。由于大众艺术品“缺位”与配套法规“缺位”,艺术品的文化和收藏价值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艺术品消费尚未走进百姓人家,存在鱼目混珠、诚信度降低等现象,制约了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同时,文化产品的高价格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多样多变的文化消费以及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此,建议:

1. 提升居民文化艺术素养,提高文化消费层次和能力。通过倡导健康的文化消费理念,可以刺激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提升其文化艺术素养,从而提高我区的城市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具有不同层次,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引导。如果缺乏引导,那些高雅经典、历史文化背景深厚、内容和形式复杂的文化产品,人们可能理解不了,而对于那些引进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低俗文化产品,人们可能分不清精华与糟粕,从而受到不良影响。为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帮助消费者提高对各类文化产品的理解力、领悟力、辨别力、接受力,帮助人们选择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产品,加强文化消费的计划性和选择性。

2. 完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优质文化产品生产。政府要加强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支持,除了去行政化,多方联动外,还要完善公益文化事业的专业化运营。同时,政府要鼓励文化企业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市场化、企业化运营,对那些具有正确导向、为社会和百姓创造出既叫好又叫座文化产品的企业以更多精神激励和物质支持,使东城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文艺精品生产基地。不仅如此,政府还应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我区文化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并平等竞争,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投入机制和文化税收政策,涵养优秀文化企业,丰富文化市场。

3. 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切实提高文化消费引导水平。政府要通过宣传引导,帮助消费者树立有利于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高雅情趣、有利于社会文明的文化消费理念,如“开卷有益”“终身学习”“知识就是力量”等理念,克服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政府可开放一些公共设施,聘请业内人士通过影视作品及图书评介、艺术品鉴赏、文化艺术讲座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文化产品,切实帮助消费者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还可通过行政体系和国有企业对员工实施文化消费理念和内容的培训与传播。

文化消费引导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要提高政府主渠道引导的实效性,加强对大众文化消费及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在文化消费引导中的作用,制定有针对性、预见性的对策措施。为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北京市东城区政协 东城区政协 十三届五次会议 大会发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