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张剑秋:整合全球优质乳业资源服务消费者
谈上游产业链
绿色产业链带动行业共赢
新京报:当前国内乳业上游承受了较大压力,伊利怎样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张剑秋:伊利集团潘刚董事长很早就提出了“伊利法则”:“平衡为主,责任为先,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一直以来致力于帮助乳业产业链整体发展。伊利实施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来帮扶上游奶源升级,提出绿色产业链的理念,核心是“绿色”和“共赢”,还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新京报:对上游牧场源头如何实施把控?
张剑秋:伊利建设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牧场,2015年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达到100%,居行业首位。同时,对牧场建立SOP管理,将现代牧场养殖、管理的所有流程和环节以统一标准梳理出来,构建奶源物联网追溯体系,实现牧场原奶生产、储运过程的100%远程实时监控,对原奶品质智能化把控,为所有牧场免费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决策。
此外,我们还邀请百余位世界顶尖行业专家,面向奶源基地技术人员和牧场管理人员组织专项培训、讲座、现场技术指导。
谈国际化战略
全球布局重在资源、标准、研发
新京报:近期伊利集团高层出访美国硅谷,其意义何在?
张剑秋:潘刚董事长带领集团部分核心管理层出访美国硅谷实际上是伊利每年“标杆之旅”活动的一部分。过去两年里,潘刚董事长率团还造访过日韩和欧洲,就是要近距离观察与体会全球最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借以提升我们产业链上相应环节的能力,实现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企业愿景。
新京报:如何迎接乳业全球化趋势?
张剑秋:全球乳业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加快,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在加速流动,中国乳业对全球乳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我们感到中国乳业的国际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资源、标准和研发,伊利也在加速推进。
未来,伊利将做更多的全球性布局,让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为中国消费者服务。我们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一杯中国好牛奶。同样,我们也有信心用一杯好牛奶去塑造一个中国好品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剑秋 伊利 优质乳业资源 创新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