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河南三级法院治“老赖”调查:百日结案4.5万余件

2016年12月23日 11:20 | 作者:马跃峰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案多人少咋办?

“‘有帅无兵’活难干,再这么下去,我也得辞职”

朱某见到刘浩东一行,为啥激动?两年前,朱某的儿子离婚,双方达成协议:共有的门面房给男方;男方向女方支付70万元。离婚后,朱某一家赖账,占了房不出钱。2015年,女方到郑州市金水区法院立案,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拍卖该房,限期腾空。11月18日,公告期限已到,朱某拒不腾房,还试图纵火抗拒。

“一线干警不仅加班多,在执行过程中,被人用嘴咬、拿菜刀威胁的,也没少见。”回想3年来的执行工作,刘浩东有点后怕。

风险大,责任更大。刘浩东的同事张良,担任金水区法院“执行长”,今年新收1000多件案子,几乎每天接待30多名当事人,还要接上100多个电话。每一个案件从法律文书到具体执行,不容丝毫差错。

在不少基层法院,每名执行法官一年承办案件至少上百起,干活的不过几个人。信阳市浉河区法院今年新收1600起执行案件,执行局只有8人在办案,执结率仅40%。局长累病辞了职。新任执行局负责人夏其伦感叹:“‘有帅无兵’活难干,再这么下去,我也得辞职。”

过去,有些人认为,执行是“粗人干的活儿”,只要“膀大腰圆,敢打能冲”就行,不少法院领导因此对执行工作不够重视,常把驾驶员、炊事员、通信员等派往执行局。

“现在案件更复杂,办案更规范,对执行干警的素质要求高。”南阳市社旗县法院副院长徐超说,该院执行局有21人,能办案的也就八九人。由于工作忙、待遇低,优秀的都想出去。今年,适逢法官员额制改革,法院配给执行局的法官员额少,3名业务骨干考到其他庭室。

案多人少,执行人员疲于应付,如何避免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

今年5月,河南召开向执行难宣战誓师大会。三级法院一把手层层签订军令状,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将自请辞职,不愿辞职的责令辞职。全省法院执行部门新增315人,新调配执行局长20人,配备556台执行专用警车、35架无人机。“今年我们调整了执行局长,增设执行局政委。通过竞争上岗,更新半数人员。人财物向执行倾斜。”金水区法院院长杨发群说。

法院执行力量分散,如何攥紧拳头?河南163个基层法院执行局全部加挂中院执行分局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商丘中院作为试点,出台23项工作制度,强化统一管理。所有执行案件由中院统一登记分配、统一办案标准、统一调配力量,每年对执行干警进行业务考核,不合格的一律调整岗位。

今年以来,河南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7.89万件,旧存3.68万件,共执结20.38万件,执结标的达540亿元。全省已有21.8万名“老赖”被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3.6万余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全省法院共审结拒执犯罪公诉、自诉案件684件,共判处拒执“老赖”468人,数量居全国法院第一位。

“执行风暴之后,要形成打击‘老赖’的长效机制,关键还在领导持续重视。”河南高院执行局长周明杰说。

编辑:梁霄

关键词:执行 法院 案件 河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