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公益从业者:窘境之中的坚守 收入保障水平不容乐观

2015年07月15日 14:45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政策优化仍是关键

  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如何去改变公益人收入保障过低的现象?

  报告就此建议,应该提升公益机构与公益从业者对保障的认识,提供合理的人员经费应成为公益行为资助时的基本规则。

  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很难,但只要公益组织真正去积极行动和尝试,或许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让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崔澜馨值得骄傲的是,春苗的全部139名员工,除了享有社会保险外,还全部购买了公益性质的商业险。“139名员工,没有一个落下的,全买了。”崔澜馨说。

  “一开始其实挺纠结的,到底买不买?是给所有的员工都买,还是先买一部分?”最后崔澜馨决定全部上保险,相关经费不足,她就自己个人先垫付,“然后再去筹款冲账。”

  事实上,社会公众的态度也在慢慢转变。到后来,崔澜馨和一些捐赠人就公益人的保障问题详细沟通后,已经开始有捐赠人对春苗基金会的员工薪酬进行专项捐赠。

  与此同时,公益圈也在积极努力,与企业合作推出针对公益人的专属保险产品。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益宝计划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与商业公司合作的方式,订制开发公益保险产品,旨在为公益从业者提供价格低、方便可及、保障范围较全面的保险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国公益从业者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与服务。

  但在周玲看来,推动政策的优化,仍是促成改变公益从业者低保障水平的关键支撑。例如公益组织行政支出经费不得超过总支出10%的规定,对于资金规模较小的公益组织,以及提供专业的人员服务

  的公益组织而言,影响尤甚。

  “虽然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各种解决方案和变通之道,但政策的优化,不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社会各界理性认识、正确衡量公益从业者服务的价值和公益从业者权益,也将有着积极的意义。”周玲说。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公益从业者 窘境 收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