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中国青少年21世纪技能大赛在京举行

2015年08月25日 11:28 | 作者:顾磊|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5-08-25zx901_P_1_755_2578_1385_2916

 

希望工程中国青少年21世纪技能大赛现场

  “我们的作品是《天空之城》,这所学校建在天空上,作业很少,学校里所有的比赛都由机器人当裁判,最奇妙的是,在学校的画室里只要触摸这些画作,你就能进入画面中的世界。”这是8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戴尔筑梦成真”希望工程中国青少年21世纪技能大赛的现场,一群来自辽宁省铁岭市的孩子们介绍和演示自己的作品,他们中最大的孩子在读小学3年级。

  另一组小学生来自四川省广元市,设计了名为“鱼戏荷叶间”的作品,在电视上,可以看到用中国水墨画手法绘制的鱼儿在荷叶间游动和嬉戏,孩子们在操作装置里安装了电路板和传感器,通过调节温度,画面也相应发生变化——随着温度降到零下摄氏度,池塘结冰了。

  当天的赛场上,参赛孩子们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引来阵阵掌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子弟。

  本次大赛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戴尔公司联合举办,大赛以“当技术遇上艺术”为主题,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及农村学校的师生代表,在为期两天的“Scratch(一款面向少年的简易编程工具)编程竞赛”、“课题研究报告答辩”及“微电影作品评比”等3个环节展开竞赛与评比。

  这一赛事旨在为来自国内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提供一个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的免费平台,帮助他们获取在未来生活与职业竞争中所需的21世纪技能。本届大赛要求参赛学生结合社区调研以及自身对艺术与美的理解,通过利用Scratch软件、视频影像设备等技术载体,设计并制作Scratch小游戏或互动动画,从而展现参赛团队在过去1年的培训中所掌握的科技知识以及团队协作、关键性问题思考等技能。

  一位来自四川的孩子说:“我每天都要练习钢琴,真的很累。现在我把编程和钢琴学习结合起来,自己发明了一个小装置,可以弹奏出各种乐器的声音。”

  “技术催发了孩子们的潜力,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变,让孩子们逐梦成真。”戴尔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做这个项目是希望从3个方面改变孩子:积累IT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

  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断凸显,如何给他们提供与时代接轨的教育环境,弥补由于地区差异而形成的教育鸿沟,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是慈善机构、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一鸿沟已经得到改善。5年前,外来务工人群子弟大多数没有接触过电脑,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接触电脑了。但他们大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练习打字等初步技能上,与城市孩子接触的编程、微电影等仍有差距。我们举办这个活动正是为了进一步缩小鸿沟。”杨晓禹说。

  黄陈宏也表示,时代在改变,孩子们现在使用的技术手段或许在数年后也会落后。为了帮助欠发达社区的青少年应对这一挑战,戴尔公司自2005年起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通过捐赠硬件设施和学习中心等一系列项目及活动,促进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012年起,项目升级为“中国青少年21世纪技能培训”,先后为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村学校以及四川、云南等地震灾区的中小学捐赠建立了超过100个学习中心,并为外来务工人员及留守儿童设立并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及应用电脑知识。目前这一项目直接及间接受益的学生已超过10万名。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天空之城 希望工程 青少年 技能大赛

更多

更多